看了自己的日记日期,发现一年多的时间远离了网校,变得焦虑了起来。
也因为焦虑,就开始看书,看书的时候,作者的思想就会在我的脑子奔跑,使我焦虑的大脑开始去关注其他的焦点,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内啡肽,进行自我疗愈。这也算是因祸得福。
福德行为模型中,很多思维在网校里也学过,比如,思考太多不如行动一小步。
不完美主义者的作者教会我,悦纳自己,同时也悦纳自己不完美的孩子。
今天在网校浏览学习底层代码,发现好多内容,小学阶段没有认真学习,而产生了恐慌焦虑和着急的心情。毕竟,初中有小中考,还有接下来的初中升高中的大考,通过率只有不到50%....
可是同时,我觉察到自己的焦虑是来源于对完美的苛求。在《福德行为模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赞赏自己的任何的微小进步,《不完美主义者》也告诫我们,完美是阻挡进步,产生焦虑的黑手。我不必苛求自己成为完美的妈妈,不责备孩子成为完美小孩,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为另外一个崭新的自己。关注事实VS焦虑未来。
我真正要做的是,今天,我开始了网校学习,也可以在平时和孩子的聊天过程中,插入网校底层代码的内容。周六有空的时候,口述一篇议论文,或者谈论一下对新闻的观点,都是非常好的锻炼。重要的是,我今天开始了,我比昨天的我变得优秀了,这样也会带动孩子变得更优秀了。
人们总是高估一个月的努力,而对持之以恒5年后的努力结果,估量不足。定力VS浮躁
GMT+8, 2025-5-13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