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君子不器“,泽妈说警惕被工具化。
现实生活中,我可能更担心自己“没用”了,意味着可能要失业。公司利用我,为公司创造价值,我利用公司的平台赚钱养家。克洛德式机构在我们的社会里应该很多很多吧,不好用的“员工”克洛德不会雇(顾)他。
我在公司算不算“器”,算不算“工具”呢?应该算的,我没有用,公司老板“克洛德”会毫不犹豫炒我鱿鱼。我可能最多是想着避免自己作为“器”,得狡兔多几窟,或者是需要自己多几个“工具”在手,可以更好地被利用。
我应该也被洗过脑了,不觉得这样的克洛德式机构有什么问题。思琪妈提出来的问题,我都没有想过,我没有思考过,学校为了孩子朝7晚10什么问题呢,大家不都这么做的吗?亮妈提的“网校内外”,表里不一的处事之道,不都是心照不宣的吗?费用低,直接交了罢了;费用高,嘟囔2句再交了罢了。
西贝在我家附近的店常年要排队的,生意火爆,以至于我常感叹怎么大家都那么有钱呢。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西贝的价格适中的,这2年越来越贵(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钱包变小的原因)。一份面58,一份羊排168,虽然很贵但味道是可以的,可即便味道可以卫生合格啥的,如果我知道是预制菜,肯定感受不一样了。我也不希望西贝倒闭,不过确实希望他可以实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