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路上,忽然想明白,为什么在学习上我的心理时间和现实时间是不一致的了?就是平时我以为做一件事情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结果用了一个小时,有的时候我以为会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做成的事情,结果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有时候我以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内容会让我印象深刻,结果往往是几分钟的内容让我反复想,有了最充实的感觉。这个感觉在学习班长的唐诗课件的时候会很明显。 最近在学习上,我不再去纠结孩子的学习状态,而是反问自己有没有去学习。在听班长讲散文的同时,也会看唐诗的内容,实事求是的说,好的散文真的不多,反而不如一首简单的五言绝句给人在文学上的美的享受。看到班长说,开学以后会讲古文阅读和学习方法的直播,正好这块也是我自己想要学习的方向,真的是不谋而合。
回到学习上,这一块还是自己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过往30多年的学习生涯,大部分都是通过书本学习的,缺少在有意识的在实践中去验证的状态,关键是以前自己不知道要知行合一。自己看书学习,可能一个思维跳跃就可以跨越时空,物理的障碍,于是自己就误以为这种心理时间就是现实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实际学习中,我总认为看一本书需要很长的时间,学习一样东西总是需要很久,同样在给孩子讲课的时候,巴不得一节课把所有想要说的内容都放进去,灌输下去,导致听课的人觉得很累,需要集中精力才能跟上。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公说我的备课笔记是给高中生准备的,不是给儿子女儿的。当然,这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很困难的挑战,因为我每次想要给孩子们说点内容,都需要铺垫很久,自然就很难坚持下去。
而实际上,真正的学习是通过一个个点去实现的,而不是急于求成的以一大个面去完成的。 而完成一个个小小的点,需要的时间并不多。煊煊妈和我说过,好的老师就是要写教案,把每天要教的内容记录下来,现在在尝试这样去做,就是给孩子的内容,首先是我自己愿意去学习的。学习的基础就是每一天每一天去做的。
当然现在还是在尝试的过程,还没有中到最合适的状态,但是不着急,好饭不怕晚,慢慢去做。把自己的心理时间和实践时间逐渐验证起来,自然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