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文本,我其实感触比较深,当然并不全,比如班长分析的个人与国家的代码,我就没注意想过。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直面与逃避,屈从与抗争,我自己总结的词语更可能是“隐忍与努力”这个主题词,这主要是来自于我的个人经历。
我第一次经历这种比较深刻的感受是初三的时候参加全市英语竞赛,我从一个山村学校经过全县的选拔最后参加这个竞赛,第一次来到省城,见到那些比我条件好很多的同龄人,虽然自己的英语听力其实是不好的,因为没有几乎没有听过音频,但是,我内心倒是不气馁,我知道我此刻的不好他们,是因为我没有条件,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学习,而不是我比别人笨,更不是我不好别人努力,所以,直到现在给自己的孩子英语启蒙,我都是一直坚持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个事件就是我毕业后参加一次招聘考试,又是面临不如其他应聘都的各种好条件,甚至报名的时候,一位人事局的工作人员说我,这么晚了,看书还来得及吗?我没受到这句话的打击,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最后,果然因为我一直都有积累和坚持学习,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最后进入自己心仪的单位工作,然后积累了很多能力和经验。
第三个事件是我在工作后的一次职位调整,当时的上司对我其实没信心,他觉得我水平不行,当然,当时我确实达不到他要求的水平,于是,我一声不吭,每天不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很快,我的工作进步非常大,令他们刮目相看。
第四个事件,其实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经常发生的,就是我娃他爸,会很经常地打击我,比如,在刚开始给孩子英语启蒙的时候,他嫌弃我的发音不准确,嫌弃我的数学不好,不可能给孩子做好数学启蒙,我买回来英语原版的《哈里波特》,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这辈子也看不完那几本书。我听了当然不舒服,但是,也不理会,我还是把精力用于学习如何做好这些事情上面,所以,孩子的英语启蒙现在有了进步,他不再说什么了,数学我自己基本上有了方向,至少不会在大方面上出错了,现在需要的是继续学习和投入时间,〈哈里波特〉这套书,我知道明年可能我就能读下来了,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面对这一类的情境,我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就是不用去理会,就是埋头去做,去努力,争辩非常浪费时间,也不会用任何结果,而且,本来就是实际努力了,才会有进步,这又让我想起来了“逆增上缘”这个主题词,确实是这样,回着看这些事情,当初的人,我都是挺感激的,是他们激励了我前进,否则,可能我都不会有那么大的劲头。
由此,我也想到了孩子的成长,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在遇到类似的情境的时候,也是明白只要去努力,其实,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学习的一生,这样其实是非常快乐的,当然学习不仅限于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包括了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和人生,这方面内容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