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这两章里,晨门和荷蒉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讽刺孔子,认为他坚持的事情实现不了。
班长分析,孔子的作用就像子贡要去掉的祭祖那只羊,他做的是留下种子,保留一种可能性。传播礼、传播仁,不是为了现在就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它们的最终实现。种子精神的核心,现在看到固然好,后代实现也好,功成不必在我。
想起19-20年左右跟炯炯妈各自和娃共读论语。我一向偏理论,刚开始绞尽脑汁想找一些可以写进作文里的经典素材。炯炯妈生活经验丰富,常常是联系生活跟炯炯讲一讲(类似于现在在做的现实映射),也不大备课,她说主要是种种子。实践证明,她这么做对孩子的心智影响更大。
现在给煊煊分享一些内容,我比较注意先从现实映射或者自身映射开始,他偏现实主义,这样可能更容易理解。
上次有个妈妈过了十多年才意识到网校的好,班长说很正常,还有很多孩子目前没办法跟网校产生共振,咱们先慢慢地等,静静地等。感觉背后也有这种种子精神。
种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