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大染缸。
以下是上初中以来,听星宇或班主任断断续续说的一些事。
(一)
星宇同年级有个同学,估计家里经济条件特别好,父母大概是做生意的,每天忙于工作。给孩子请了专门的家庭老师。孩子在学校发生任何事,即使要请家长,都是家庭老师出面去沟通、解决。老师们私下议论,这家庭教师能有多负责?孩子犯的错,会如实反馈给家长吗?估计不会。因为如果孩子有不好的表现,如实反馈了,搞不好自己的工作就不保了。所以给家长的反馈,一定是有选择性的反馈。家长以为花了钱,就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其实效果应该不尽人意。
(二)
有一校友,本该读初三了,家里找关系,据说花了高价,转学到星宇他们学校,留级重读初二。
这孩子刚开始坐教室后面两排,上课总是自顾自埋头玩手机游戏。老师把手机收了,第二天又会出现新的手机。老师把他座位调到第一排,依然如故。后来,被学校劝退了。
妹妹听说这事后,天真的问:他们家是卖手机的吗?每天都有新手机玩。
(三)
据说初二有个别类似“混社会”的孩子,现在初一也有个别孩子加入。不知道家长们是否知晓。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受同龄人影响。
这些孩子肯定没有形成好瘾,才会在小小年纪,就空心到“混社会”。以青春、学业为代价,装“酷”。
(四)
感觉班级氛围真的很重要。星宇上幼儿园时基本不说脏话,上一年级没多久,偶尔会冒句脏话。上初中后,有时也会在家带点脏话。当然每次我都会提醒。
前几天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发消息:
1、我们班有的女生,今天在课堂上都随口而出,你个龟儿(重庆方言脏话),至于其它:卧槽,更是男生女生都在说。表达愤怒,哪怕是激动,也是卧槽,简直是口头禅了。
2、前段时间流行的短视频,在花园里挖呀挖呀挖,在孩子嘴里变成了“在花园里操呀操呀操”。询问孩子说这句话干吗?回答:我说着玩的。
满嘴脏话,确实不是中学生该有的形象。
GMT+8, 2025-5-9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