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中行是行中庸之道的人,狂是“过”,狷是“不及”,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周武王如果是“狂”,伯夷叔齐就类似“狷”。狂是积极有为,甚至有点过,狷是洁身自好,坚守原则。
通过朱熹的注释可以补充本章的内容,孔子最讨厌的人是“乡愿”,骂之曰“德之贼”,具体来说就是“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孟子)这种人比投机主义者更善于伪装,表面上迎合世俗、八面玲珑,看似忠厚老实、与人为善,实则内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通过伪善的行为来获取个人好处,缺乏真诚和坚定的道德立场,对社会道德、风气和进步都有负面影响。
所以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