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琳琳妈10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27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论语1.3-1.7

已有 24 次阅读2025-5-6 21:46 |个人分类:论语(大语文项目三)

字体: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不是不注意外表、不是说话不体谅别人,而是外在的修,不要伤到内在的修为。矫饰、逢迎、造作,便是欺心。自然淳朴,便是与本性一致。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为(四声)人谋
(2)忠,心上有一个不偏不倚的立足点。尽心尽力是忠,大公无私不偏不倚是忠。忠有大小,执迷于小圈子的小忠,是大忠之贼。小忠VS大忠
(3)信,内外一致,无欺瞒。
(4)曾子每次不断地自我检点,用可操作性强的、浅显的生活观照,让高深的大道落地。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对弟子说,不是对国君说。
(2)节省开支但不苦了百姓,以爱人来节制节用。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可以结合当下教育现状写文章。价值观对立:德大于学VS学大于德。
(2)孔子主张学文之前,先把主轴架构好,把道德实践做好。林鸿有句诗: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3)长期的道德实践,陶养心性,也就是仁。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当下弃实就虚,看重学历分数外貌等,对德才贤忽视。可以古今对比阐述。
(2)学问的可贵之处在于化为动词去时习。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5-9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