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去上班,喊大宝起床,他有点赖床,磨磨蹭蹭的起来,慢慢吞吞的穿衣服,眼看电梯下去了两趟,我真的着急了,开始生气,发脾气把他骂了一顿。然后在路上,一路和他说,时间的问题。当然,效果是不好的。此刻整个人冷静下来,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会觉得那一瞬间火气上来?或许在当下那个场景中我是无能为力的,第一,时间已经迟了,第二,他还是会慢慢腾腾,第三,当时的情景我又无法一走了之。我改变不了现实了。于是对人对当时环境,对可能会来的压力我都是无法解决的,生气似乎成了当下我想要逃避却不知道如何做的选择。
这是为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这个模式我一直都改不了?为什么别人的行为、情绪、外界的眼光、压力会影响到我?回到我以前的家庭模式,父母是无法控制住情绪的,在我的印象里,他们在一起就没有不吵嘴打架的,而且他们也把这种情绪宣泄到我的身上,父亲会斥责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母亲会说都是因为我她才不离婚等等。现在回过头来看,作为当时的自己,还是一个小孩子,我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些情绪和问题的。于是这个就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对自己的审视,去看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坏处就是会陷入无尽的内耗,好处就是会敏锐去察觉别人的情绪。最可怕的是,这些其实我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去做的。只是这些情绪如何应对,自己是不知道的。
长大了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尤其是自己有了孩子,他们也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被压抑的一代人,有他们的局限性。回溯过往不是要自怜,也不是要追究所谓的过错,而是我想知道自己当下的行为逻辑都是从何而来?我为什么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眼光?其实还是内在的自我没有成长好,没有形成强大的核心力量,没有充分的被允许,被接纳,被正确的爱。那么没有做到的事情,我就自己去做,没有被允许,我就允许我自己,可以累,可以哭,可以闹,可以做所有的事情,没有被接纳,我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就是最好的孩子,最好的妻子,最好的母亲,最好的女儿,不需要任何人来评判。没有被正确的爱,说明我是被爱着的,只是爱我的人用的方式不对,那么我自己做到正确爱自己、爱别人,我自己学习会如何正确的表达,而不是说外界没有给我,我就怨怼,这不是我想要的,我相信生命走到此刻都是幸运和奇迹。把世界的还给世界,把别人的还给别人,把自己的给到自己。
回到大宝、小宝的教育上,我要做的不是控制情绪,而是认识自己的情绪,知道这是从何而来,当自己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不是说收敛,而是察觉自己,亲爱的我,你是不是累了?急了?在意了?没关系,没有什么大不了,你慢慢来,天塌不下来。当初看龙应台的《亲爱的小孩》里面,她写到,她坐在台阶上,等待那小孩,用自己的小胖手想要系一个花环,她愿意用所有的时间给与这个孩子,孩子,你慢慢来。看的时候,我被打动了,于是把QQ改成了,孩子,你慢慢来。当时的我是想写给自己的孩子。今天我想写给自己。这个世间没有什么事情是要我急着去做的,而且着急的心态下做事情也做不好。我知道自己是想往前走的,那就继续努力,在事情上慢慢磨练。
小和尚问师傅,你顿悟之前是做什么?师傅说,劈柴、挑水,做功课。小和尚又问,那顿悟之后呢?师傅说,劈柴、挑水,做功课。
小和尚说,那不是一样的吗?师傅说,不一样,顿悟后,劈柴就是劈柴,挑水就是挑水,做功课就是做功课。
回到当下,所有的行为最终都是背后观念所致。听其言观其行,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却被我忘了。观念上只是意识到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慢慢磨。
以前读书学习总是想要抓住什么,总是想要收获什么?太想要了,因为内心是空的,于是拼命想要抓住点什么,以便得到老师、家人的肯定和赞许。就如同用手抓沙子,抓的越紧越流失的块,最终手心的沙子都没了。执念太深,就容易住。到了这个年纪,学习什么内容都是要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反而不需要太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应无所住,最终才有可能领悟到自然的道理。对待孩子,我太想要他成为我自己想象中的孩子模样,于是对他百般挑剔,实际上,我和他的母子缘分只是一个幸运,他会有他的人生,我能做的不过是,尽自己的努力,陪伴他走一段路。当然这其中,不要把自己的期许加在他身上,也不要认为自己是应该的,我忘了吗?是我选择带他来到世界,那么我就没有所谓的委屈、不甘或者愤怒。尽量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