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思琪妈09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5057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安静的课间

热度 6已有 53 次阅读2025-9-11 11:29

字体:
由于我们一直没有在西安买房,再加上老大没上过小学,连学籍都没有,所以老大初中去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有不少孩子来自农村,还有一些户口压根不在西安。很多家长会因为不能给孩子择校而感到愧疚,而我并没有这种感觉,相反,这却是我有意而为之。我不相信所谓的“名校”“好学校”真的有多好,所以我不想把金钱和精力放在择校上面。上高中也一样,我不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分数,去一个自己刚好够得到的学校,而离家近则是我主要考虑的因素。女儿则有她自己的考虑。她觉得自己所上的初中相对比较差,和周围的同学很少有共同语言(说白了,就是觉得他们头脑比较幼稚),想去一个和自己匹配度更高的学校。这一点我完全能理解,但是我也提醒孩子,首先,中考已经是一种筛选,分数差个几十分并没有本质区别,再有分数高的孩子不一定更聪明,视野更宽阔,思想更有深度,也有不少是生拉硬拽上来的。所以我们最后选择的学校比较折中,不是离家最近的(我们的分数比分数线高出近五十分),但距离控制在三公里之内,分数线也更高一些。

今天早上,孩子边吃早饭边抱怨:“我们现在这个班,一到下课就跟坟场一样,鸦雀无声!” 我明白她的意思,她初中的那个学校我去过,一到下课,到处是吵吵嚷嚷的声音,她经常在课间唱歌,反正背景噪声够大,大家各说各的,互不影响。她现在终于体会到所谓的“好学校”是什么样子了。“好学校”里一定是头脑更灵活、更有生命活力的孩子吗?可能恰恰相反。这就是现实,总要自己亲身去体会之后才有深刻的感受。

什么是所谓的“好”?我的标准可能和很多人不一样。我认为,正常的才是好的。这里所说的正常不是大多数,是 本来应有的样子。比如说,孩子就应该像个孩子,他们应该还带着一些生命的野性,一些没有被这个社会所规训的原始的生命形态,而不是还没成年就已经暮气横秋,成为一架高效运转的机器,或是失去了反抗精神而任人摆弄的工具。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他们的生命之花还没开就已经枯萎。而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正在批量生产这样的人,而很多家长正巴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变成那样的人。

路过

鸡蛋
6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亮妈07 2025-9-11 13:08
亮表哥常和我们说,他最快乐的时光是转到农村小学读书的那几年。他现在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并没有因此被耽误。老家的大多数人,但凡是有点条件的,都选择了择校。
回复 班长 2025-9-11 21:57
嗯。正常就是不走极端。极端应试和放羊都不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9-14 0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