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规划,要和父母结合起来,(命运共同体VS放飞自我)
按理说这是特别自然的事情。但是好像给孩子规划的时候确实没考虑这些。
班长讲,一般父母都认为自己不能拖累孩子。仔细想想好像是这样。
但是孩子不能心里没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底层代码是道义vs私利。当时好像不太理解。
现在完全理解了。就是这个“私”。
父母年纪大了,是不是成了自己的拖累了。自己本来可以赢得啥啥啥,但是为了父母只好放弃了。
自己本来可以 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可是还有父母“牵绊”
感动中国有一位照顾瘫痪父亲十余年的女儿。我看了很震动。
当时她面临着各种压力,尤其吃饭都困难了。
我问自己,如果是你,你可以做到吗!
我没敢回答。十年的酸甜苦辣不是我能想象到的。
我只能确定,我不会主动抛下老人,但自己是啥状态不敢讲。
现在想想从小没经过生活的打磨真不是一件好事。
事事给孩子都安排好了,都辅好路了,但是孩子的能力没了。
比如照顾老人,她也知道要照顾,应该做。
可是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什么都不会,怎么照顾?
我自己就是吃了这个苦头,事事拿不起,有心力不足。
当然,自己的心也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有很多可做没做的事情,有很多私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就是尽力吧。不能瞻前顾后,算来算去。这不是算的事情。
父母的养育之恩,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安宁,这些怎么算?值多少钱?
要计划,找出合理的共赢的方式。这个没问题。
但是不能算计,一上来就算计。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母不待。
父母身体有恙,正是给子女孝顺的机会,没什么能力不能力的,硬着头皮也得上。
死亡是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今天我们是子女,明天我们就是父母。这样安排挺好。
在这里,我想到一个底层代码(自律vs他律),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做为父母也要改变一下观念。不能觉得考虑自己会拖累孩子。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宝。有老人的家庭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