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泽泽妈09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3702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见贤思齐,没错,见不贤为啥要内省自己而不是好心提醒他人呢?

热度 11已有 80 次阅读2025-8-3 16:26

字体:
  给孩子们上“见贤思齐”的课,用孔夫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然后和之来做例子,又用两个长短不齐的棍子做道具,将短的那个补齐,来形象展示“见贤思齐”。40分钟每个孩子都用亮晶晶的眼神看着我,让我颇为得意。我愿意为一节有创意的课思考和付出,喜欢孩子,习惯平等对话,又从班长这里学习了不少引导思考的技巧,这些都为这堂课增色不少。当家长们主动过来对我说,你的课上得真好时,我非常受用。课程结束后,有一种一块炭充分燃烧后的畅快感。

  这堂课涉及了一句《论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 很好理解,看着人家好,向人家学习,想着也能一样好。“见不贤”明明是别人有毛病,不该是提醒别人吗?干嘛还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毛病呢?

  首先,“贤”还是“不贤”,这个评判的人是谁?是你哎。你觉得的人家“不贤”,未必人家真的“不贤”哦。一个人通常容易自我感觉良好,看错别人。明明是自己“不贤”,还跑去提醒人家,尴尬了吧。

  就算是你的判断是准确的,人家真的“不贤”,人家是这么认为的吗?人家说不定觉得自己棒棒的呢。你这时候自以为是的提醒人家,怕是要碰一鼻子灰哦。

  就算你的判断准确,别人也认同自己真的“不贤”。你想要提醒别人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是真心为别人好,还是想要满足一下自己的表现欲和优胜感呢?
  
  就算你是真心为别人好,人家认同你的动机吗?他是觉得你真心为他好,还是会觉得你是想显摆自己呢?

  就算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你为他好的良苦用心。他真准备好要学习了吗?

  学习永远是一个人自己的事,在一个人不打算学习之前,别人自以为是的“教育”都是无用功。所以孔夫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所以一个人唯一能做的,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因为你只管得了自己。

  所以你见到好的也好,见到不好的也罢,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修己”。

  那么一个人对别人就无能为力了?

  不是的。

 “修己”的结果是,成为别人眼中到“贤”,让他主动向你看齐。

  这就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背后的逻辑。

  所以古人说,要“以身作则”,要“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所以哲学家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路过

鸡蛋
1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佳乐2009 2025-8-5 18:25
试答:因为道德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的。除非人家来问。或者我们是父母或者老师,有这个责任。
回复 泽泽妈09 2025-8-6 15:00
佳乐2009: 试答:因为道德是要求自己的,不是要求别人的。除非人家来问。或者我们是父母或者老师,有这个责任。
对。今天读《醒醒吧,老好人》,还读到这么一句话:为了生存下去,我们急需清楚地区分什么是关心,什么是负责。

有些时候,我们过于自以为是,揽了太多不是自己的责任,还自认为自己多高尚。《论语》里因此还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的训诫。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8-21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