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阅读课讲的是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讲的是瞿秋白,提到那篇《多余的话》。之前网校也发过,只是匆忙浏览了一下,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也没什么思考。这次上完课,又重读起来。这次能真切的感觉到这真是生命最后时刻的真实反思。从个人成长角度而言,太有共鸣。我觉得瞿秋白是个悲剧人物,生错了时代。如果在一个和平富足的时代,他的才华与他的心性可能可以自由的发挥,能取得更多匹配他文艺才华的成就,过上符合他心性的生活。但是,在那个革命洪流澎湃的时代,感觉他是在一种激情的驱动甚至是裹挟下,半推半就地开始了政治生涯。
想想自己成长的路径,也是掺杂很多的半推半就,随大流的裹挟,中考,高考,考研,考职称,很少有时间、意识、能力去思考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怎么去做。人到中年,发现就是围着个饭碗辛辛苦苦十几年,还得战战兢兢地担心被职场算计、毒打。我想从个人成长来讲,能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对自我的兴趣、能力、性格认识清楚,对所处时代环境有清晰的理解,那是多幸运的一件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多余的话》弥足珍贵。
所以,我觉得网校的学习也是弥足珍贵的。在现实环境中,求真不是太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