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时,他曾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父亲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道: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接着反问他: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他就是陈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薛勤对陈蕃的劝诫。
陈蕃清廉刚直,是清流士大夫的代表,被称为“一世之所宗”。当宦官集团通过掌控禁军和皇帝信任,成为实际的政治操控者,陈蕃多次上书弹劾无效时,他与窦武联合谋划铲除宦官集团。
但是,事情因泄露而失败,陈蕃最终被宦官杀害。
宦官在朝中根基固然深厚,但谋划过程中没有做好保密工作,导致计划泄露,陷入被动;行动时又不够果断,过于依赖窦太后的支持,以致错失最佳行动时机;面对宦官的突然袭击,又因准备不足,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失败了。
我想象着年过八旬的陈蕃率众拔剑冲入承明门的场景。彼时的他,可能不会忆起年少时的那句话。但是,薛勤的劝诫,是不是也说明了一些什么?大丈夫处世当志存高远,但没有细节的落实,大事能成吗?
陈蕃选择慷慨赴死,这种精神力量令人震撼。但如果更务实一些,会不会也就撑住了东汉的一片天?
GMT+8, 2025-4-12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