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聊“人不知而不愠”,孩子表示很不认同:
孩子说要分年龄段,对于不在一个年龄段的,“人不知”也算正常,因为有代沟,不会认为有什么,影响倒不大。对于同个年龄段的,影响非常大。
“人不知”而你“不愠”,别人会在背后议论,就会被孤立,而且没有不透风的墙,总会有些话传到耳朵里,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理出问题,一种就是摆烂。
我说,“人不知而不愠”是努力的方向,一开始大家都做不到。孩子说还没等学到那个程度,早出问题了。
当时,我被孩子这话困住了。早上发在小群里,亮妈回复:
涉世不深的孩子确实很难做到,大人也不是完全能做到。因为这是圣人的标准,我们只能靠近。
这个“人”和“不知”范围太广,比如哪些人或哪些方面不被理解?这个心理出问题或摆烂又是哪种情况?亮妈讲自家女儿也会在意同学看法,明明是对的事情,要是有同学议论,虽然不会放弃对的事情,但会换种方式去做。
我想了下跟孩子的聊天内容,孩子说她是基于对学校里学生的观察,主要是对这个“不愠”持异议,不认同。
孩子认为要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表达出来,会出心理问题(这里可以跟孩子讨论表达情绪的方式方法)。她说,有的同学,因为被别人背后议论,孤立,自己就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故意做成同学说的那样(装不在乎,坚持正确的多好,可惜往往是错误的方向)。
亮妈觉得孩子讲的有道理。目前孩子们还做不到“不愠”,合理表达是对的。否则,孩子为了达到圣人的标准一味退让,严重的可能会引来校园欺凌。
我:就是这样,孩子说如果表现出“不愠”,别人会说像傻子一样,会觉得好欺负。所以她不认同。
经过跟亮妈的交流,我认识到:
这个“不愠”是修炼到的,不是刻意去做的,在过程中会“愠”。但反思、学习,随着认知的提升,会慢慢靠近“不愠”(当然前提是知道“不愠”是更好的)。
铭妈:我非常认同上面冬妈和亮妈关于人不知而不愠的观点。《论语》的核心是真诚,孔子也不会主张人装作不愠,所以才会有“以直报怨”的说法。
另外,想补充一点:我不认为“人不知而不愠”是圣人的标准,而应该把它看作幸福人生的标准,或者是心理成熟的标准之一。人不知而不愠的反面就是人不知而愠,就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就是心理不成熟,不可能幸福的。所以,我认为人不知而不愠就该是我们普通人给自己设立的内心修养的目标。
不愠与被人欺负之间,我认为两者没有必然的关系,人不知而不愠,是我们的内心修养好,自己的情绪自己做主,不等于遇到欺负时不反抗。比如,遇到一种不被理解的情况,我自己内心不生气,此时,我理智地判断我该如何反应,怎么做效果比较好,而不是我不生气,我就不说话不反应了。不知而不愠属于儒家内圣的范畴,怎么反应,属于外王的范畴,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目标。
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和提醒: 很多自己认为的“理所当然”,是基于自己多年的学习和体验,孩子没有这个积累和体验,所以,不能要求孩子也认同。自己认为好的,不断展示好在哪里就行。
很多道理好像都懂,但也就是知道而已,碰到事儿,还是会困住。所以,学而时习之,真的很重要,讨论交流,真的很重要,会发现很多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