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煊煊妈08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90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论语课二十一:从志到乐

热度 9已有 168 次阅读2025-5-27 15:12 |个人分类:讨论提纲

字体:
论语第四篇,班长讲善和仁有区别,善是仁的基础,但只有通过修炼才能到仁的层次。仁又可以分成静态三层次(志于仁—安于仁—成于仁)和动态三层次(志成)。通过自我定位,确定精进目标,剩下的就是每日三省修炼了。

一下子有了三个新模型。

昨晚上和邻居边走边聊,聊了2个小时多。我们是疫情时候认识的,因为小区集中测核酸,一起报名当过志愿者。综合她昨晚分享的人生故事,大体判断她是个外向善良、重感情、有担当的人,小我不太强,至少是有善。

这轮学习论语,我有个坚持了一段时间的改变,做完饭随手擦灶台。一直都不爱清洁整理,能拖则拖,更愿意去学习啊交流啊,做这些令人愉快的事情。但该做的不做,其实是会增加内耗的。家务没有尽头,只是完成对我来说很枯燥。想着边做边琢磨一套日常保洁流程,化整为零地做,这样每次工作量小不至于被吓倒,看到干净整洁的环境也会很愉悦,争取从志向乐迈进一些。

赵同学的英语学习、煊煊的数学学习,都还比较碎片化不稳定,琢磨如何建立起学习流程,就像煊煊背单词这样,不耗费很多意志力,每天积累或者突破一点点。

另外几个小朋友的英语学习已经有流程了,难点是如何能让他们经常体会到一点乐趣或成就感,持续激发学习动机。

也许更重要的是一个明确的、想去实现的目标。比如我的身心扩容目标,作为手段,运动这块就这么坚持着,有机会了就去突破;做人的理论和实践既是急所也是大场,学习尽量聚焦论语,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作为主线完成之后的调剂。

所以这个标题好像起大了,从知之到好之可能更合适:)

班长这轮特别强调了孔子的层次思维。刚开始我有困惑,阅老师说生命的真相接近于我们都是同一片海,我理解可能也类似牧羊少年里讲的世界之魂,这是一种合一,跟分别、层次是什么关系呢?

后来好像有点想通了。心智不成熟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非黑即白的一元思维。层次思维更多元,而且有种可成长和有希望的意味。合一的级别更高,或许是终极目标吧。大概类似于看山的三个层次或者阶段,得循序渐进。


层次思维

路过

鸡蛋
7

鲜花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班长 2025-5-27 20:46
层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人就是分成不同层次的。
回复 煊煊妈08 2025-5-27 21:03
班长: 层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人就是分成不同层次的。
嗯,谢谢班长点拨!慢慢把这些有冲突的地方想明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7-31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