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核心素养家培养 返回首页

煊煊妈08的个人空间 http://xy.xfxynet.com/?190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论语课三十:人设包袱

热度 5已有 19 次阅读2025-7-6 16:34 |个人分类:讨论提纲

字体:
论语第七篇有一章,来回在心里盘桓,大概是有个点触动到潜意识了。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认为最高层次的圣人和善人少见,退而求其次就行了。打肿脸充胖子的,很难做到中等层次的有恒。

班长举例微生高和颜回,对于穷的态度完全不同:一个自己没有,去借醋来给讨要的人;一个坦然接受物质匮乏,在富足的精神世界里畅游。

想起以前有件虚而为盈的事情了,当时给我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20年刚和煊煊共读完论语课件,体会到了经典的能量加持,就碰到两个朋友因为孩子青春期沟通不畅,希望我能带着她们共读,进行一些渗透。刚开始我有点怯活,开始做了觉得还行,然后吹吹呼呼的劲又来了。前后共读了3个月,11次。回头去看,整个学习过程其实还可以,只是我高估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公心。到后来,因为比较吃力,所以平衡不了义和利,然后又不好意思说,就很拧巴。

其实吧,天生就会当老师的人很少,孔子都一再强调他是学而知之的,从学会到能教人中间还有很长的路,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做到游刃有余呢?我那会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还不能接受自己的虚胖,所以就很难有恒了。

最近有两个同学问我开不开线上阅读课。刚好又在学论语,我可终于有点长记性了。权衡之后,答应一个同学试试看,但坚决反对她想一下子把场子撑得很大,打算先小范围探探路,看看能不能让孩子觉得有收获,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输入和精力。做的过程中,大概需要经常反思,检视初心,觉察各种虚荣心。

一个小目标是像都妈那样,有一天可以很坦然地笑着说,我是没有人设包袱的~~


弃虚就实

路过

鸡蛋
5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Archiver|冀ICP备17016543号

GMT+8, 2025-7-7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站长论坛

返回顶部